賀國光(1885-1969)字元璋,湖北蒲圻人,民國川軍史上的著名人物,蔣介石控制四川的智囊,陸軍中將,西康省主席。1885年11月30日生于湖北蒲圻趙李橋(今湖北赤壁市趙李橋)。早年到上海廣方言館學習,和《革命軍》的作者鄒容是同學。清末朝廷廢除科舉,編練新軍,各省紛紛建立新式軍校,習武報國的氣氛彌漫社會(而且進軍校有不用自己花錢)。賀國光的堂兄賀倫夔時任四川兵備道,主持開設四川陸軍速成學堂,1903年賀國光隨為官的老父到四川后,便投奔堂兄,成為速成學堂的學生。

別名

元靖

中文名

賀國光

性別

民族

漢族

國籍

中國

出生年月

1885年11月30日

去世年月

1969年3月5日

畢業院校

陸軍大學

代表作品

《八十自述》

出生地

湖北蒲圻(今湖北赤壁市趙李橋)

籍貫

湖北蒲圻

軍銜

中將

個人經歷

1885年11月30日生于湖北蒲圻趙李橋(今湖北赤壁市趙李橋)。早年到上海廣方言館學習,和《革命軍》的作者鄒容是同學。清末朝廷廢除科舉,編練新軍,各省紛紛建立新式軍校,習武報國的氣氛彌漫社會(而且進軍校又不用自己花錢)。賀國光的堂兄賀倫夔時任四川兵備道,主持開設四川陸軍速成學堂,1903年賀國光隨為官的老父到四川后,便投奔堂兄,成為速成學堂的學生。他有幾個要好的同學,日后在本省的大混戰中翻云覆雨,自成一派,號稱“速成系”,不用猜,就是大名鼎鼎的劉湘、楊森、潘文華、唐式遵……。

1916年12月陸大畢業后,賀國光回到家鄉,任職于湖北陸軍第2旅,深為旅長南元超所賞識,先任為上尉參謀,旋改少校營長,又晉升為上校團長。[1]辛亥革命爆發時參加起義,而后返回家鄉,參加武昌保衛戰。革命告成時,任湖北陸軍第4旅騎兵營上尉營附。1913年部隊整編,賀國光考入陸軍大學第四期學習——這是中華民國建立后陸軍大學的第一次招生,招考嚴格,生員廣泛,促成了陸大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期學生,群英薈萃、將星閃耀。有日后的任軍令部長、陸大校長的徐永昌,任陸大教育長的周亞衛,國軍中樞要員林蔚、熊斌、王文宣、項雄霄,桂系巨頭黃旭初,奉軍悍將郭松齡,直魯聯軍的重要將領王翰鳴、許琨,此外還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漢奸:汪偽政權軍事參議院院長、陸軍上將蕭叔宣。

北洋大將

1916年12月陸大畢業后,賀國光回到家鄉,任職于湖北陸軍第2旅,深為旅長南元超所賞識,先任為上尉參謀,旋改少校營長,又晉升為上校團長。1920年南元超被湖北督軍王占元所害,團長寇英杰接任旅長一職。1921年寇參與吳佩孚逼走王占元的活動有功,所部擴充為湖北陸軍第1師,賀國光也升任了第1旅旅長。

1925年吳佩孚組織十四省討賊聯軍,調寇英杰部會同靳云鶚部進攻河南,攻打胡景翼、岳維峻的國民二軍,賀國光旅也在戰斗序列之中??苡⒔鼙鄙系拇筌婋m有六旅,卻被陜軍一個師阻攔在信陽動彈不得。(北伐三大守城之一,其余兩個是楊虎城守西安和傅作義守涿州)陜軍的師長就是有名的雙槍將軍蔣世杰,他骨瘦如柴,嗜好鴉片,行軍作戰片刻不離,就算是炮火打到了他的煙槍旁邊,也不過要護兵給他挪下地方,繼續抽。賀國光雖然畢業于陸軍大學,也對這么一個行伍出身的怪才奈何不得。雙方從1月打到3月,蔣世杰才不慌不忙的宣布投降。

信陽已下,直軍以悍將高汝桐為前鋒長驅直入,正逢國民二軍主帥胡景翼病逝,繼任者岳維峻指揮不靈,連戰連敗,土崩瓦解。而后賀國光升任吳佩孚討賊軍的第5師師長并兼開封警備司令。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賀國光隨吳佩孚、靳云鶚回援湖北,后又敗退至鄂豫之間。1927年初奉軍進攻河南,靳云鶚編組駐豫直軍各部為河南保衛軍,賀國光部改編為第15軍。但賀已在1926年秋接受了北伐軍所給的國民革命軍新編第5軍番號。

中樞智囊

唐生智

1926年寧漢分裂后,賀國光因傾向于南京方面,部隊被唐生智吞并。1927年秋寧漢合流后,復任軍事委員會陸軍處長兼武漢衛戍副司令。12月22日,改任軍事委員會高級參謀,后隨軍參加第二次北伐。雖然不再帶兵,但是陸軍大學的牌子可是響當當,加上能力出色,為人寬容,很快就在國民政府中樞嶄露頭角。1928年3月后,曾兼任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7月,任第1集團軍整理委員會監督部主任;11月13日,任訓練總監部步兵監,負責炮、騎、工、輜以外全國部隊的軍風軍紀和精神教育。賀國光的精明干練,被蔣介石所賞識。1929年3月蔣桂戰爭中,出任蔣的參謀長。4月,又任武漢行營參謀長兼第1縱隊司令。5月任湖北省政府委員。8月10日,任編遣委員會遣置部副主任,主持編余官兵的分遣、安置。入冬,任第1路軍參謀長。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后,負責協調劉峙第2軍團和何成浚第3軍團在平漢線的作戰。年底調任陸??哲娍偹玖钅喜袪I參謀長兼贛粵閩湘邊總司令部參謀長,是歷次圍剿紅軍作戰中的智囊。1931年12月5日,任訓練總監部副監。1932年4月5日,賀國光去職,八天后又被任為軍事委員會第3廳副廳長,負責軍委會內總務工作。

1933年5月,蔣又在南昌設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親自主持圍剿紅軍軍政事宜。賀國光被任命為第1廳廳長,主持作戰、情報、勤務等事宜。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蔣介石于1935年1月組織軍事委員會入川參謀團,指導川軍抵抗紅軍。賀國光與川軍實力派劉湘、楊森等有同學之誼,自然是擔任團長的不二人選。30年前游學四川的學生子,如今作為中央大員前來公干。川中大小軍政官員,畢恭畢敬,視若天子欽差,連四川的第一號人物劉湘面對紅軍連戰連敗,應對乏術,巴不得有這位老同學來幫忙。結果賀國光率團沿江西上的途中,所到之處川軍大小軍政官員無不畢恭畢敬,所經城市都燃放鞭炮歡迎。30年前游學四川的學生子,如今成為中央欽差,這份榮耀,絕對稱的上衣錦榮歸了。

入川主政

賀國光到川的任務,圍堵紅軍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整理四川各軍,統一中央軍政命令。1935年10月,以參謀團為基礎,在重慶成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重慶行營,開始點驗川軍各部,按中央陸軍序列統一頒布番號。行營以顧祝同任主任、賀國光為參謀長、楊永泰為秘書長,實際由賀、楊負責,兩人一柔一剛,凡事楊永泰必堅持原則,寸厘不讓;賀國光則苦口婆心,小心周旋。雖然如此,川軍將領仍對中央政府保持敵對心理,而開入四川的別動總隊長康澤,也指賀國光依仗川軍自重,專事敷衍。賀國光夾在中間,言不由衷,好不痛苦。西安事變爆發后,川軍將領又有不少人主張扣押驅逐中央駐川人員。幸虧賀國光周旋于劉湘和地方實力派將領許紹宗、李翰丞等同學之間,苦苦勸說,才未生事端。

不久蔣介石被釋放回南京,政治局勢大變,賀國光才擺脫了受氣包的角色。不過這樣的事情還是不時反復,1937年3月間,賀國光與劉湘談判川軍改編,涉及到“川軍國有化”、“政治中央化”等敏感議題,一時陷入僵局,川中盛傳劉湘將有所行動,川軍與駐渝中央軍都開始修筑工事以備不測,后者還大搞夜間演習,引起不小的騷動。這一回還是賀國光出來辟了謠,命令軍隊拆掉工事、停止夜演。劉湘也出來講話辟謠。事態才逐漸評議。1937年3月顧祝同兼任西安行營主任后,賀乃代理主任。7月20日又晉升為副主任,仍任代理之職。1937年6月,又任川康軍事整理委員會委員。

抗戰爆發后,賀國光仍留四川,安撫留川將領,安定抗戰大后方。1937年7月20日晉升四川行營副主任并代理主任。國府遷來重慶后,四川行營調往成都,改稱成都行轅,賀國光升任主任,仍司安撫拉攏川軍將領之職。

劉湘病逝后,蔣介石曾準備以賀國光接任四川省主席之職,終以劉湘21軍系統將領反對未果,王陵基甚至說賀敢到成都去上任,他就以機槍大炮來歡迎,賀國光苦笑道:“自己是嫁出去的女兒,臨時回娘家疊被掃屋,終究是要走的,這又是何苦?!弊罱K王陵基出川抗戰,劉湘系另一大將王瓚緒出任省主席。但王素來親近蔣介石,又引起川軍各將領不滿,引發1939年11月的彭光漢、劉元唐、謝德勘、陳蘭亭、周成虎、楊曬軒、劉樹成七位師旅長的聯名上述,要求將王撤職。蔣借此機會令王瓚緒任29集團軍總司令,出川抗戰。改以賀國光兼任省府秘書長,代理省主席,將四川省政大權握在手中。王瓚緒時代的省政府秘書長陳筑山因恐懼日軍轟炸,將省府職員大部遣散,剩下的人員躲到灌縣開設一個辦事處遙控省政,搞得全省事務一團亂麻。

賀國光到任后重新任命各級官員,在成都西門外茶店子集中辦公。同時聯合省府、行轅力量,組織平抑物價委員會、縣政人員甄審委員會、征工委員會,又撤換軍管區參謀長,使全省軍事、政治、勞役、兵役狀況大有改善。但是川軍諸將領的不滿仍未消除,在潘文華等21軍宿將支持下,不斷給賀國光搗亂,甚至印發小冊子攻擊賀濫用同鄉、家屬囤積物資。賀國光與川軍諸將周旋多年,早已疲憊不堪,此時便乘機向中央請辭。1940年11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賀國光任憲兵司令(按照慣例,還兼任了憲兵學校的教育長),赴重慶上任。

憲兵的主要任務是維持軍紀,因為重慶是首都,軍管地區多,所以也管一些市面治安,兼有特高科擔負特務職責。賀國光老好先生一個,但求做好本職,嚴格約束下屬,位子也坐的穩穩當當。一個月后,又兼重慶警備司令,管理當地駐軍。

1941年6月5日,頗久不來的日軍突然又開始的疲勞轟炸,重慶市民約萬人,躲進了市中區十八梯附近的大隧道防空,但守門的防護團及憲兵未聽到防空警報解除的聲音,一直緊閉閘門,造成空氣稀薄。晚上10點多鐘時,賀國光曾陪同重慶衛戍總司令劉峙到場視察,但沒有深入,空中又響起日軍飛機的轟鳴,便乘車離開。大隧道內的群眾無法脫身,到了6日早上開閘時,有992人被憋死,151人重傷,史稱大隧道慘案。國民政府因此免除劉峙的重慶防空司令兼職,改以賀國光兼任。

賀國光上任后,對防空工作推進頗賣力氣,先是完善湖北到四川之間的預警網絡,日軍飛機在湖北被發現,能搶先一步將消息傳回重慶。又因大隧道慘案的釀成,有門閘看守沒聽到防空警報解除笛聲的原因,乃采用懸掛氣球空襲預警的制度。(如今各地都用各色氣球做臺風預警,不知賀國光是否是中國采用氣球氣球預警的第一人?)。賀主持防空期間凡事親歷親為,日軍疲勞轟炸,日夜不歇,他也堅守防空司令部疲勞應對,連夜不睡。

1944年3月15日,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商震調任駐美軍事代表團團長,賀國光接任辦公廳主任,將憲兵司令、重慶警備司令、重慶防空司令等職務一體交卸。

賀國光生性寬厚,篤信佛教,有善施之德,對在四川游學的家鄉子弟,每人每月發四元錢補助。當時法幣已經貶值,賀就每半年發放一次,總能為窮學生緩緩一時之急。四元雖少,但是家鄉子弟每人都發,總是一項沉重的負擔,相傳賀國光為此將兩路口的一座房子都抵押出去了。

西康主席

抗戰勝利后,賀國光以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的身份,參加國共和談,談判每遇阻礙時,常借酒消愁,感嘆“善戰者服上刑”。1946年4月,改任西昌行轅主任。評論多認為,賀國光是失信于蔣而被放逐的。但從另一個角度講,西昌,扼守住川、康、藏三省區,抗戰中、國共內戰中都是國民政府預備的最后據點。即使在今天,仍是著名的衛星發射中心,其位置重要,可見一斑,當然要派一員得力將領駐守。但是西昌邊遠,在抗戰勝利大舉東進接收的熱潮中,能耐的住寂寞的,又被蔣所信任的,只能是淡薄名利的賀國光了。

在西昌期間,賀國光著力于地方建設,以其兼任川康滇黔邊務設計主任之故,曾經提請將四川雷馬屏峨、西康寧屬、云南昭通、貴州威寧合并成一個相當于省的特別區。已經報請行政院批準,但沒有來得及實施,內戰的烽火已經燒到了西昌。

1949年11月重慶解放,成都指日可下,蔣介石決定以西昌為大本營,12月15日,委賀國光為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西昌警備總司令,要他死守西昌,反共到底。15日,命他為西康省主席。1950年3月,在人民解放軍及劉文輝起義部隊會攻西昌時,賀國光于27日飛抵???,轉逃臺灣。到臺灣后,蔣介石委賀國光任“總統府”國策顧問,并保留西康省主席的空頭銜。1969年4月21日,賀國光病逝臺北。著有《八十自述》一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