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淵,經穴名。出自《靈樞·本輸》。別名鬼心、太泉、大泉、天泉、大淵。屬手太陰肺經。位于腕前區,橈骨莖突與舟狀骨之間,拇長展肌腱橈側凹陷中。橈側腕屈肌腱的外側,拇長展肌腱內側,有橈動、靜脈,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混合支。主治咳嗽、氣喘、無脈癥、腕臂痛。避開橈動脈,直刺0.3-0.5寸。

中文名

太淵

拼音

tài yuān

注音

ㄊㄞˋ ㄧㄨㄢ

相似詞

深淵

現狀

使用中

名稱釋義

太,大也。淵,深也。穴為肺經原穴,八會之一脈會。言其脈氣所大會,博大而深,故名太淵。

功能作用

理血通脈,宣肺平喘,清泄胃熱。

定位

位于腕前區,橈骨莖突與舟狀骨之間,拇長展肌腱橈側凹陷中。

解剖

橈側腕屈肌腱的外側,拇長展肌腱內側。有橈動、靜脈。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混合支。

主治

1、咳嗽、氣喘等肺系病證。

2、無脈癥。

3、腕臂痛。

操作

仰掌,當掌后第一橫紋上,用手摸有脈搏跳動處是穴。避開橈動脈,直刺0.3-0.5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

臨床運用

1、現代常用于治療肺氣腫、支氣管炎、百日咳、流行性感冒、哮喘、肺結核、咳血、肋間神經痛、結膜炎、角膜炎、失眠、聾啞、經閉、無脈癥、橈腕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及膈肌痙攣等。

2、現代研究,太淵為八會穴之一的脈會,對血液運行失常及出血等疾患有較好的療效。臨床觀察,針刺太淵穴對咯血及腦出血,均有顯著效應。對于血壓的調整也有較好作用,臨床觀察表明,針刺太淵穴,對三期高血壓有降壓作用。太淵又是肺經的腧穴(原穴),對肺功能有明顯的調整作用,有人利用流速儀和氣流阻斷分測定太淵、肺俞等穴,實驗前后氣道阻力的結果顯示,吸氣和呼氣階段氣道阻力的增高都有下降,尤其呼氣時下降更為明顯,說明可改善肺通氣量的作用,使肺呼吸機能加強。

配伍

1、配尺澤穴、魚際穴、肺俞穴、膈俞穴、三陰交穴治咳血。

2、配神門穴、太沖穴、行間穴、魚際穴治嘔血。

3、配四縫穴、合谷穴、少商穴治頓咳。

4、配俞府穴、風門穴、膻中穴、中府穴、三里穴治吼喘氣滿,肺脹不得臥。

5、配列缺穴、經渠穴治掌中熱。

6、配公孫穴、隱白穴、肺俞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治煩怨不臥。

7、配列缺穴、人中穴、頰車穴、呂細穴、合谷穴治牙齒疼痛。

8、配大陵穴、乳根穴、中脘穴、氣海穴、足三里穴、內庭穴治嘔吐。

9、配肺俞穴、上管穴、條口穴、隱白穴治不可臥。

相關論述

1、《靈樞·本輸》:“魚后一寸陷者中?!?/span>

2、《針灸甲乙經》:“在掌后陷者中?!?/span>

3、《圣惠》:“在手中掌后橫紋頭陷者中?!?/span>

4、《大成》:“掌后內側橫紋頭,動脈中?!?/span>

5、《難經集注》虞曰:“在手魚際間,應手動脈?!?/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