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間皮瘤為原發于腹膜上皮和間皮組織的腫瘤,臨床很少見。病理上可將之分為腺瘤樣間皮瘤、囊性間皮瘤和惡性間皮瘤(peritoneal?malignant?mesothelioma,PMM)。前兩者屬良性腫瘤。

中醫病名

腹膜間皮瘤

就診科室

腫瘤科

傳染性

類別

腺瘤樣間皮瘤、囊性間皮瘤和惡性間皮瘤

病理病因

長期的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等因素造成體質酸化,人體整體的機能下降,引起身體器管的局部病變,當腹膜部位日積月累沉積大量的酸性物質以后,就造成了該部位的病變。

身體組織液酸化,腦細胞處于酸性體液中,進而形成腹膜間皮細胞溶氧量下降,造成細胞的活性下降,代謝循環減慢,下降到正常值的65%時,正常細胞就無法生存,但也有不惜改變染色體采取主動變異的細胞,細胞的表型發生改變,腫瘤性狀得以表達,這些細胞迅速擴增,從而形成真正的腫瘤實體。

另外,還有因體質酸化身體發生其他組織的癌變,又因身體部分機能下降,腹膜間皮組織液酸化,癌細胞趁虛而入,造成了腹膜間皮瘤。

診斷方法

病史提問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脹和消化道功能紊亂,腹痛可表現為多樣化,但腹痛的頑固性是其共同特點。腹水的發生率很高,在90%以上,在一個可長可短的腹痛期后,突然出現腹水,但腹水也可在早期單獨出現。腹水量多且頑固。全身情況在較長時期內很少變化,食欲可保持,消瘦不明顯,無發熱,有時可發生自發性低血糖癥??砂橛行赝?、呼吸困難、咳嗽等胸膜間皮瘤癥狀。

體檢發現腹部膨隆,或呈蛙腹,移動性濁音陽性;腹部觸診可觸及大小不等的單個或多個腫塊,一般壓痛不明顯。如伴有胸膜間皮瘤,則可發現胸水的陽性體征。

實驗室檢查B超和CT檢查,可發現薄片狀腫物圖象和腹水。腹水為滲出液,也可為血性。腹水中透明質酸如增高至120ug/ml,對診斷很有幫助。腹水中找到新生物性間皮瘤細胞具有診斷價值,也可對腹水中間皮細胞染色體進行分析,有助于診斷。腹腔鏡檢可見腹膜表面滿布結節和斑塊,活檢病理檢查可證實診斷。需注意與結核性腹膜炎、腹膜轉移瘤相鑒別。

治療措施

PMM為少見的腹膜惡性腫瘤,一向認為其預后很差,尚無規范化治療方案,但這種狀況有望改觀。以手術為主,化療、放療、免疫治療為輔的聯合療法已初見端倪。

對主訴慢性腹痛、腹脹的中、老年病人,特別是有腹水和(或)腹塊者,經超聲或CT檢查證實腹腔內腫塊或腹膜上有結節;腹水呈滲出性,腹水透明質酸顯著增高;血清CA125上升,應高度懷疑PMM。對這些患者應予以超聲或CT引導下穿刺活檢,腹腔鏡檢查,甚至剖腹探查;在估計腫瘤擴散范圍的同時,于臟層和壁層腹膜多處活檢,取得足夠組織,供病理檢查和組織免疫或化學檢查。多數PMM患者在確診時,已難以手術完全切除腫瘤。如無腸梗阻表現,應先給予2~3個療程誘導性腹腔內化療,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腫瘤在腸管表面種植,為外科手術創造條件,并有助臨床醫生掌握腫瘤對化療反應的資料。

在誘導性化療后2個月,施行減瘤手術,切除病變腹膜,力求清除所有腫瘤組織。術中或術后早期應給輔助性腹腔內化療,并配合放療及BRM輔助治療。對術后腫瘤復發者,如條件許可應考慮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