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黃鰭鯛
黃鰭鯛,又名黃墻,黃腳立,赤翅等。屬鱸形目鯛科魚類,廣泛分布于紅海、阿拉伯海沿岸、印度、印尼、日本、朝鮮、菲律賓和中國近海。是華南沿海重要的經濟魚類之一。黃鰭鯛營養豐富,肉質佳美,經濟價值高,是頗受群眾喜愛的食用魚類,在海水及咸淡水養殖業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黃鰭鯛為淺海暖水性底層魚類。幼魚的適溫范圍較成魚窄,生存溫度9.5—35℃,生長最適水溫為24—28℃。成魚則可抵御2℃的低溫和35℃的高溫,生長最適水溫為26—30℃。適鹽范圍較廣,在鹽度為0.5‰—4.3‰之間的海水中均可生存??梢詮暮K兄苯右迫氲?,在半咸水中生長最佳。仔魚以動物性餌料為主;成魚則以植物性餌料為主,主要為底棲硅藻,也食小型甲殼類。對餌料要求不嚴格。仔魚期常因饑餓而相互殘食。攝食強度以水溫24℃以上最大。1齡魚體長16.9厘米,重150克;2齡魚體長21.8厘米,重325克;3齡魚體長26.2厘米,重550克左右。黃鰭鯛有明顯的生殖遷移活動,在產卵期來臨之前約兩個月,從近岸半咸水海區向高鹽的深海區移動,產卵后又回到近岸。1齡魚性腺開始發育,至2齡即發育成熟。在我國南方近岸產卵適溫為17—24℃,10月下旬至翌年2月產卵,1—2月份可見魚苗。
黃鰭鯛是一種海產暖水性淺海近岸魚類,廣泛分布于中國的東、南海海域,也是一種較好的海水養殖種類。
其它信息

黃鰭鯛
黃鰭鯛是以動物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由于口裂較小,而只能攝食較小個體的魚、蝦等,一般在養殖過程中經常性的做法是將小魚等用絞肉機切碎后投喂;此魚的最適宜生長水溫為28~30℃,在這一溫度條件下,其攝食量最大、生長速度最快;當水溫下降到10℃以下或上升到32℃以上時,其食欲減退,甚至停止攝食而靜伏于水底;適宜的鹽度范圍最好是0.5%~1.2%。在池塘或網箱中養殖均可。
因黃鰭鯛個體嬌小,體表稍有損傷很容易引起死亡。所以,在魚體操作時要特別小心,防止魚的體表受傷或因水質混濁而造成魚鰓淤泥引起呼吸不良死亡。
形態特征
體長13~30.6厘米。體高,側扁,長橢圓形,背部狹長,腹面鈍圓。吻鈍。體被薄櫛鱗;頰部與頭頂部均具鱗,頰鱗5行。側線完全,弧形,與背緣平行。背鰭鰭棘部與鰭條部相連。胸鰭尖長。腹鰭胸位。體色青灰而帶黃色,體側有若干條灰色縱走線,沿鱗片而行。背鰭、臀鰭的一小部分及尾鰭邊緣灰黑色,腹鰭的大部及尾鰭下葉黃色。
習性
生活於1~50公尺水域,常在河口區的蚵棚、紅樹林或堤防區的消波塊附近活動,屬廣鹽性魚類。雜食性,以藻類及小型底棲動物為主。冬季繁殖,集結至河川出??谔幃a卵,春季時幼魚開始出現於河口,并能溯河至淡水域。
產地:主要分布于南海沿海及河口區,偶爾進入淡水。在廣東已有人工養殖。
習性
生活於1~50公尺水域,常在河口區的蚵棚、紅樹林或堤防區的消波塊附近活動,屬廣鹽性魚類。雜食性,以藻類及小型底棲動物為主。冬季繁殖,集結至河川出??谔幃a卵,春季時幼魚開始出現於河口,并能溯河至淡水域。
產地:主要分布于南海沿海及河口區,偶爾進入淡水。在廣東已有人工養殖。
經濟營養價值
黃鰭鯛是上等魚,其肉質細嫩,鮮食、鹽制均宜。
黃鰭鯛肉質細嫩、鮮美,為中型食用魚,經濟價值高,是大陸、港臺市場暢銷的水產品,近年已成為中國沿海一帶的重要海水養殖對象。中國1980年人工繁殖成功,已可批量生產,這些將會進一步推動黃鰭鯛的養殖規模。
黃鰭鯛肌肉中,魚肌中各成分的質量分數為粗蛋白21.10%,粗脂肪1.31%,粗灰分1.50%,水分74.40%。干物質中水解氨基酸總量w76.38%,其中必需氨基酸w32.46%,占氨基酸總量的42.5%;呈味氨基酸w32.51%,占氨基酸總量的42.56%。蛋氨酸為第一限制氨基酸,賴氨酸含量(每克氮中)最高,達494mg*g-1。?;撬岷繛?040mg/kg。黃鰭鯛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優良食物,應注意種質資源的保護。
生物學特性
一、生態習性黃鰭鯛為淺海暖水性底層魚類,喜棲于巖礁海區,幼魚生活水溫范圍較成魚狹,生存適溫為9.5-29.5℃,生長最適溫度為17-27℃。而成魚可抵抗8℃的低溫和35℃的高溫。黃鰭鯛能適應劇變鹽度,可由海水直接投入淡水,在適應一星期以后,可重返海水,仍然生活正常,而在咸淡水中生長最好。一般不做遠距離洄游。
二、食性黃鰭鯛為雜食性魚類,水中的底棲藻類,底棲甲殼類,浮游動植物和有機碎屑等都是其適口餌料。仔魚期以動物性餌料為主,成魚以植物性餌料為主。每當初夏,水溫回升到17℃時,攝食量開始增加,20℃時,攝食活動最頻繁。一般在黃昏前攝食活動最強烈,下半夜很少或暫停攝食。
三、生長黃鰭鯛在天然水域中的生長速度為:1齡魚體長17.0厘米,體重150克;2齡魚22.0厘米,330克;3齡魚26.0厘米,560克,最大個體體長可達35.0厘米,體重3350克。
四、繁殖習性黃鰭鯛為雌雄同體,雄性先熟的魚類,1-2齡雄性性腺發育成熟,2-3齡轉變成雌性。每年產卵期為10月上旬,屬一次分批產卵類型。產卵水溫為16-23℃,鹽度25‰-33‰。
養殖技術
種苗生產

種苗
目前黃鰭鯛養殖所需的種苗,絕大部份依靠海區捕撈天然魚苗。
一、魚苗的采捕捕撈黃鰭鯛幼苗要掌握好幾個技術環節:
1、生產季節捕撈黃鰭鯛苗的季節于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2月下旬。初次見苗時間為11中旬,旺發期為12月至1月,2月下旬以后,魚苗長大分散,只能捕到少量大苗。
2、魚苗規格與群體變動每年“立冬”前,黃鰭鯛開始產卵,幼苗孵化以后成群地游向河口和內灣覓食。11月中旬開始出現少量體長0.5厘米的魚苗,靠岸的幼苗群體越來越大,至體長2厘米左右時群體最大,2月下旬后,魚苗長至3厘米以上,并游向較深水海區。
3、捕撈工具和方法捕撈的網具主要有小拖曳網,麻布圍網和繒網3種。前兩種網的捕撈地點選在近海河口和內灣咸淡水交匯的淺灘,底質砂礫,鹽度14‰-15‰的海區。中后期可用閘箔圍海獵捕。捕撈時間選在大溯潮退潮后的平流時進行,因為這時幼苗未能隨水退出,停留在淺灘容易捕撈。捕撈時兩個人在兩邊拖網,兩個人在前面用蚶殼繩趕苗,讓苗慢慢游入網內,然后慢慢收攏網。收網時要注意防止魚苗附網磨擦受傷,又要防止把水搞混,導致幼苗缺氧窒息死亡。撈取魚苗時要小心,慢慢放入事先準備好的桶或網箱??暰W捕撈則要選擇在漲潮時進行。
魚苗的運輸

放苗
1、運輸前魚苗的處理由海區捕來的魚苗,要經過篩選,除去魚體瘦弱和受傷的魚苗,因為受傷的魚苗容易感染細菌引起皮膚發炎紅腫,或發生水霉病,患病后會很快蔓延,造成大量死亡。起運以前,要吊養2-3天,使魚苗受到鍛煉和排泄掉糞便,減少運輸中水質的污染。
2、掌握好運輸用水裝運魚苗的用水應與吊養池水的鹽度相接近,運輸途中加水也要保持鹽度相對穩定。
3、裝運密度海水魚苗的耗氧量比淡水魚苗高,故裝運密度要少一些。一般一個350公斤容積的大木桶,可裝體長1.5厘米的幼苗5-6萬尾,或2.5厘米的幼苗3-4萬尾。
4、增氧增氧是運輸途中的重要環節,可采用人工擊水和空氣壓縮機增氧補充相結合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經過12-16小時的運輸,成活率可達90%左右。
5、運輸到達目的地后的處理魚苗運抵后在下池之前,要調好水溫、鹽度,不能與運輸用水相差太大。魚苗卸下后先稍稍清洗,在池中吊養,讓魚苗休息1-2小時,再清理死魚和污物,然后點數移往放養池。
網箱養殖
放養密度放養魚苗規格要整齊,以避免相互殘殺,一般在標粗階段,每個網箱可放養2000尾,經過1-2個月后,放養密度減至1000尾,當體長長到3-5厘米時,調整密度為200-500尾,在養成階段,保持8-10公斤/米3。在海區環境較好,管理水平較高的條件下,最大放養密度可達20公斤/米3。
黃鰭鯛為淺海暖水性底層魚類。幼魚的適溫范圍較成魚窄,生存適溫為9.5~29℃,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7~27℃;致死低溫8.8℃,致死高溫為32℃。成魚則可抵御8℃的低溫和35℃的高溫。適鹽范圍較廣,在鹽度為5°~43°之間的海水中均可生存。黃鰭鯛可以從海水中直接移入淡水,在半咸水中生長最佳。[1]
黃鰭鯛有明顯的生殖遷移活動,在產卵期來臨之前約2個月,從近岸半咸水海區向高鹽的深海區移動,產卵后又回到近岸。一齡魚性腺開始發育,至二齡即發育成熟。在我國南方近岸產卵適溫為17~24℃,最適溫度為19~21℃。10月下旬至翌年2月產卵,盛產期為11~12月,1~2月份可見魚苗。
卵為浮性分離卵,圓形,無色透明,卵徑0.69~0.87毫米,油球徑0.22~0.23毫米。在水溫21~23℃時,經過35個小時即可孵化出仔魚。
黃鰭鯛食性較廣,對餌料要求不嚴格,仔魚以動物性餌料為主,成魚以植物性餌料為主,主要為底棲硅藻,也攝食小型甲殼類。仔魚在饑餓時,常發生相互殘食的現象,因此在人工育苗時要特別注意,餌料投喂一定要均勻。
黃鰭鯛適應力強,生長快。自然界中的黃鰭鯛一齡魚體長16.9厘米,重150克;二齡魚體長21.8厘米,重325克;三齡魚體長26.2厘米,重550克左右。
病害防治
錨頭蚤病
病原:由錨頭蚤寄生引起。
病狀:病原體主要寄生于鰓部和頭部,有時體表兩側也有發現。
流行季節:每年10月至翌年4月發病較嚴重。
突眼癥
病原:由細菌性感染引起。
病狀:發病初期,體表無損,也無異?,F象,但眼球產生白內障,瞳孔放大,后水晶充血突出,隨著病情發展,眼球脫落。
流行季節:主要發生于6-10月。
巴斯德氏菌病
病原:由巴斯德氏菌感染引起。
病狀:病魚沉臥箱底。肛門附近紅腫突出,消化道內膜充血,并有黃色粘液,肝臟有許多白點,病發不久即死亡。
流行季節:主要發生在8-10月水溫較高時期。
體表潰爛病
病原:由一種弧菌感染引起。
病狀:鰭條等發病部位產生粘液,充血,鰭條發紅和散開,隨著病情發展,患部潰爛,表皮脫落,出血,嚴重者肌肉外露,不攝食,多在水面晃游。
流行季節:主要發生于10月至翌年5月。
常用藥物和防治措施
一、外用消炎藥物高錳酸鉀:8-10PPM,浸泡3-5分鐘,防治體表潰爛病。漂白粉:3-5PPM,浸泡3-5分鐘,防治細菌性病。硫酸銅:20-30PPM,浸泡15-20分鐘,防治蠕蟲病。
二、內服藥物和一般使用劑量磺胺類:100-200毫克/公斤魚,每2-3天投喂一次(與飼料混合)療程7-9天,對巴斯德氏菌病有效。土霉素:25-30毫克/公斤魚,每2-3天投喂一次,療程7-9天,對防治各種細菌性病有效。四環素和金霉素:30-40毫克/公斤魚,療程7天,可防治各種細菌性病。
美食菜肴
火腿白肉蒸黃鰭鯛用料:火腿、黃鰭鯛調料:料酒、鹽、姜做法:1、魚買的時候已經刮鱗、除腮、去內臟。2、回來洗凈、兩面切斜刀(可以加快入味時間),淋料酒、抹鹽腌一會。3、這個時候,切幾片姜、把火腿和肥肉切成長方形的薄片。4、盤底放姜片,把魚裝盤,魚身上間隔擺好火腿和肥肉。5、上屜蒸熟即可。豆腐黃鰭鯛魚湯主料:豆腐(北)200克,加吉魚350克輔料:海帶(鮮)100克調料:雞精3克,鹽4克,料酒10克,香油5克,胡椒粉2克,姜5克做法:1.海帶芽泡水5分鐘;2.豆腐切片;3.鯛魚(加吉魚)去骨,切片用料酒泡著;4.鯛魚上面鋪上姜絲,蒸約10分鐘備用;5.高湯加1碗水放入海帶芽,20分鐘后加入豆腐,調味料,燒開后放入蒸好的鯛魚融入湯里即可。[2]
酥炸薰衣草鯛魚
材料:鯛魚100公克,水20公克,脆酥粉30公克,新鮮薰衣草1株,新鮮茴香3公克
做法:
1.先將2:1的脆酥粉及水攪拌均勻。
2.將鯛魚沾上作法1的面煳后,放入油鍋煎至金黃色。
3.將作法2加入薰衣草、茴香,放入烤箱(預熱至200℃)烤3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