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哀思,詩歌。李瑛作。1977年發表。詩人善于選擇典型的細節和運用大量的排比句式,表達昂揚奮發的激情。詩人哭送靈車西去,展開豐富的藝術想象,并將反復詠唱的傳統手法與電影蒙太奇的組接技巧結合起來,通過角度的轉換與同一鏡頭的迭印,真實記錄了首都百萬群眾自發為周總理所舉行的偉大葬禮,更是剛柔相濟、雄麗并存的精彩篇章。

作品名稱

一月的哀思

作者

李瑛

創作年代

1977年

文學體裁

詩歌

內容簡介

1977年發表。作品抒寫周恩來光輝的一生,表達了全國人民在周恩來逝世后的悲痛和懷念,以及對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無比歡欣。詩人善于選擇典型的細節和運用大量的排比句式,表達昂揚奮發的激情。[1]

作者簡介

人物簡介

河北省豐潤縣人。1926年12月8日生遼寧錦州,1945年考入北京大學文學院中文系,邊讀書邊從事進步學生運動。1949年畢業,先后任記者、文藝刊物編輯、文藝出版社社長、總政文化部部長、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中國文藝界聯合會副主席等職?,F任中國文聯和中國作協榮譽委員、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詩刊》編委。

創作歷程

1942年開始發表作品。1944年與同學合出詩集《石城底青苗》,1948年出版第一本詩集《槍》。至今共出版詩集、詩論集50種。其中《我驕傲,我是一棵樹》獲1983年首屆全國詩集評選一等獎,《春的笑容》獲1985年第二屆全國詩集評選優秀獎,詩集《生命是一片葉子》獲1999年首魯迅文學獎詩歌獎,《我的中國》獲全國優秀圖書獎。此外,詩集《美國之旅》、《在燃燒的戰場》和《一月的哀思》等先后獲過多種獎項。

附記

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五日成前四節,時不得發表,只好藏諸篋底,以寄哀思;十月,以華主席為首的黨中央粉碎了“四人幫”,欣喜之情,實難言喻;十二月六日又增寫第五節。

鑒賞

《一月的哀思》是一首五百余行的抒情長詩。它既表達了詩人對于周恩來總理的逝世發自內心的無限哀思,也反映了全國人民對這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逝世的深沉悲慟與深切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