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邁府位于泰國北部,距離曼谷750公里,海拔為1070米,面積約20107平方公里,人口1,649,457人(2005年)。清邁府下轄1個市、22個縣、2個分縣、204個區?,F任府尹為巴威·西素蓬。2000年4月2日上海市與清邁府正式結為友好城市。2008年9月重慶市與清邁府正式結為友好城市。2015年3月31日成都市與清邁府正式結為友好城市。

清邁作為泰國第二大城市保留了非常多的寺廟遺址,其城區布局為中間的四方古城、古城外的新城(護城河一帶較為熱鬧)和清邁大學區域(素貼山等)。主要的寺廟都集中在四方古城內。遠郊的素貼山作為清邁的宗教圣地也集中著很多景點,香火旺盛的雙龍寺、園林精致的蒲屏行宮、新奇有趣的夜間動物園,都是值得停留的小站。

中文名

清邁府

外文名

Chiang Mai Province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泰國

地理位置

位于泰國北部

面積

20100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

1個市、22個縣、2個分縣、204個區

氣候條件

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64.9

著名景點

素貼山雙龍寺;蝴蝶園;蘭花園;班達歪木雕村;國家公園和湄沙瀑布等

機場

清邁機場

火車站

清邁火車站

建立時間

公元1296年

GDP

660億泰銖(1997年)

友好城市

上海市,重慶市,青島市

地方特產

木雕、漆器、銀飾、瓷器、紙制品、絲棉織物等手工制品。

地區簡介

省花

泰國現有75個府和曼谷直轄市。清邁府屬于北部地區,人口數為1,649,457(2005年),土地面積為20,107平方公里,清邁府的首府為清邁市。

清邁是泰國第二大城市和泰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國王在清邁有行宮,設立皇家開發計劃,從事農業、養殖和森林保護等扶助性研究和開發項目。國王、王后及王室成員每年第一季度在清邁行宮居住。

清邁是一座歷史名城,始建于公元1296年,古稱“蘭那王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清邁西北部為山區,居住著甲良、苗、瑤、侗、果、克倫等八個山地少數民族。

經濟情況

清邁府為泰北經濟中心,經濟基礎雄厚。

1997年全府國民生產總值660億泰銖(約合220億元人民幣),人均收入46242泰銖(約合1850美元)。

清邁府經濟支柱產業為旅游業,產值占全民生產總值的22.7%,其后依次為工業、商業、農業等。

清邁府有工廠1788家,總資產112億泰銖,雇傭工人17381人。

工業情況

2007年底清邁工業共有工廠2264家,投資250.4億銖(約合7.1億美元),創造4萬人就業。工業種類主要包括農產品加工、畜牧、飲食、木材加工、建材和紡織等。

主要工業是汽車代理,投資22.5億銖,食品加工19.6億銖,冷庫業18億銖,水果罐頭16.5億銖,飲料11.2億銖,煙草10.6億銖,建材10.3億銖,碾米廠9.3億銖,肉類加工6.2億銖,陶瓷5.5億銖。

農業情況

2007年底,清邁府共有農業面積168萬萊(一萊約合2.4畝,下同),占全府總面積的13.4%,其中灌溉面積130萬萊。

清邁主要農作物是:大米、龍眼、桔子、荔枝、大蒜、黃豆。

發展歷史

遠在2000多年前這里就有人類居住和生活。

1296年由蘭納王朝的孟萊王(King Mengrai)建立為泰國的首都,并成為當時泰國北部王朝的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孟萊王時代清邁逐步發展成一個強而有力的泰北王國,大興土木,興建了不少寺廟建筑佛像,還興建了護城河。用以防御和抵抗緬甸軍隊的入侵。

1556年清邁被緬甸軍隊攻克,緬甸人占據了清邁。

1775年塔克辛王(King Taksin)將緬甸軍隊趕回到泰緬邊境,清邁被重新奪回。由于緬甸軍隊占領清邁很長一段時期,緬甸的文化、宗教、建筑、語言和烹飪等對清邁都有很大的影響,如著名的帕辛寺和契迪龍寺。

清邁除其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外,還鄰近位于南部的古絲綢之路的一個分支。通過這個貿易通道將從中國和緬甸的貨物送往暹羅海灣。這里的山谷寬闊、土地肥沃,糧產豐富,所以歷史上蘭納王國非常鼎盛,清邁一度成為其政治和經濟的中心。

18早期至和19世紀期間,當地的一位名為“chao”的地方君主名義上統治了這座城市,當時的清邁并不受曼谷暹羅王朝的統轄。

1874年朱拉隆功(拉瑪五世皇)登基后收回了對清邁的控制權利。

1939年清邁正式成為泰王國的一部分,并成為泰國北部的行政管理中心。

1996年清邁舉辦了建市700周年紀念和慶?;顒?。而近年來不斷涌入這里的外國游客則是因為清邁是泰國手工藝品中心的緣故,這里的手工制作的雨傘、銀器和木雕享譽海內外。

府徽象征

府徽

府徽是白象在玻璃房子中。象征這清邁府治曾經把白象作為貢品給泰國國王拉瑪二世。玻璃房子代表清邁為泰國佛教勝地之一。

人口語言

截至2005年清邁府人口為1,649,457人。

主要族群是說泰語的泰族,另外有13.4%的人口是山區少數民族,包括阿卡族、嘎良族、拉胡族、苗族、瑤族等。

清邁是華人社團較集中的地方,主要有中華商會、云南會館、伊斯蘭同鄉會、潮安、潮陽同鄉會、修德善堂、客屬會館、海南同鄉會、泰北伊斯蘭協會、老本頭公廟等23個。華僑、華人主要集中在城鎮。

地理環境

清邁府

地形

清邁府位處泰北山區和濱河流域,連綿山脈呈南北走向。清邁北部與緬甸接壤,東北隔清萊府與中國云南省遙遙相望。本府有泰國最高山峰因他暖山(海拔2,565米高,距府治清邁市西南偏西約40公里。湄南河的其中一條支流濱河(Mae Ping)源自該府,并流經清邁市順流南下。清邁府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已經自然風光和名勝古跡,府內設有7個國家公園。

氣候

清邁地處泰北山區,四周群山環抱,氣候比泰中、泰南涼爽不少,是泰國乃至東南亞的避暑勝地,平均氣溫一般為20℃左右。

但清邁全年溫差并不大,對來自溫帶和寒帶的人來說,任何時間的氣溫都比較舒適。每年6-9月是清邁的雨季,經常有連續幾天的大雨,甚至發生山洪暴發、阻斷道路的事件。

交通運輸

清邁是泰國北部的交通樞紐。由于清邁是泰國北部鐵路運輸系統的終點,前往泰北地區的陸路交通基本都以清邁為中轉。清邁機場是泰國四大國際機場之一,空中交通十分發達,不僅有大量航線連接國內各大城市和旅游勝地,且有國際航班直接飛往亞洲一些城市。

航空

清邁國際機場位于清邁市區西南方約4公里處。一樓為國際、國內乘客到達大廳,二樓為國際乘客離境大廳。由清邁至曼谷及泰國南部的普吉島等地每天有直航班機,到曼谷航程約1小時。

鐵路

清邁是泰國鐵路北線的終點站,每天有6班火車來往曼谷和清邁之間,分快車(RAP)、特快(EXP)及加特快(SP)??燔囆熊嚂r間為15小時,特快及加特快為12小時。

公路

清邁有兩個汽車站,Arcade汽車站位于清邁東北部,Kaew Nawarat路的東端。班車開往曼谷及其他外省。另一個Chang Pheuak汽車站位于清邁北部,主要是清邁省內的班車。坐TuTu到Arcade汽車站約50泰株左右。

主要景點

素貼山雙龍寺

清邁市內古跡寺廟處處可見,每一座都具有其歷史故事及文化特色。

“雙龍寺”為素貼山上著名的佛教避暑勝地,此廟座落在海拔1053米的高山上,是一座由白象選址、皇室建造,充滿傳奇色彩的廟宇,傳說有位錫蘭高僧帶了幾顆佛舍利到泰國,高僧們為了怕讓人搶走,便決定將舍利放在白象上,由白象選擇一處可以建寺供奉舍利的福地,白象隨意游蕩,便在雙龍寺的現址趴下,人們就建了舍利塔,又由于山路兩旁有兩只金龍守護,所以便叫她“雙龍寺”。

蘭花園

清邁市郊簇擁著一個個蘭花園,構成了一個蘭花的大世界。種類繁多清雅高貴的蘭花,為游客欣賞蘭花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去處。不到清邁賞蘭,人們也許不知道婀娜多姿的蘭花品種會如此紛繁。

蝴蝶園

清邁的蝴蝶園里忽閃紛飛的彩蝶,使靜處的綠色植物、綻放的花朵也獲得了動的感覺。人、花、蝶在同一個畫面里的場景,閉目想一想,美感就會油然而生,蝴蝶園的主人精心制作的各色蝴蝶的標本,不失是一種很好的旅游念品。園門口有賣一種真蘭花胸針的,尤受到女游客的歡迎。帶著它,彩蝶也許會落在你的胸前。

班達歪木雕村

位于清邁古城西南方約25公里。是一處全村幾乎都在從事木材雕刻的小村莊。木雕塑成為泰北地區特產之一。

詩麗吉王後植物花園

位于清邁市西北27公里的山區內,是泰國第一所具國際水準的植物園,建立于1993年,目的在保護泰國特有的植物生態,為植物學研究的基地,佔地960公頃的高科技植物園內,擁有8個玻璃溫室及4個大型展示場地。展示內容包括自然科學﹑泰國蘭花培育﹑泰國植物﹑藥草品種﹑石頭花園等。

國家公園和湄沙瀑布

1962年泰王普密蓬·阿杜德伉儷曾經到瀑布區游覽,此后便開發成為泰國王室在泰北接待貴賓游覽的主要景點。目前瀑布風景區的范圍約50平方公里,由10個瀑布所組成。

文化教育

清邁是泰國北部的文化教育中心,有著名的清邁大學、密柱農學院、西北工學院和私立西北大學等。

友好往來

與上海結交

清邁府風景

1998年6月,泰國清邁府府尹(省長)巴威·西素蓬隨泰中友協代表團訪問上海,向馮國勤副市長提出了清邁府與上海建立友好府市關系的要求。巴威回國后不久,即向中國駐清邁總領館提出協助其推動上海與清邁府的結好進程。

1998年7月,總領館致電上海相關部門,轉達清邁府與上海結好愿望。領館認為泰國是周邊友好鄰國,為進一步推動兩國友好關系的發展,建議上海予以積極考慮。

2000年2月12日,全國友協批復同意上海與清邁結好。

2000年4月2日,清邁府尹巴威-西素蓬與上海市市長徐匡迪在上海簽署建立友好市府協議書。

2000年,清邁府在上海舉辦“龍眼節”。

2006年4月,清邁插花藝術家來滬參加第六屆“花之韻”上海國際插花藝術展。[1]

與青島結交

2005年7月,泰國時任副總理披匿?乍祿頌挽訪青,向時任青島市市長夏耕提議青島市與泰國清邁府締結友好市府關系。

2006年2月,青島市政府代表團訪問泰國考察清邁,與清邁府簽署了締結友好市府及加強多領域合作談話備忘,就締結友好市府關系達成共識。

2006年8月,泰國清邁府代表團訪問青島并參加青島國際啤酒節開幕式,并與青島市進一步探討了結好事宜。

2008年4月,以時任青島市市長夏耕為團長的青島市代表團訪問泰國清邁,與清邁府正式簽署了締結友好市府關系協議書。

2009年5月19日-24日,時任泰國清邁府府尹阿蒙潘?尼曼南率清邁府代表團一行18人訪問青島市。訪青期間,拜訪了多個政府部門,探討加強與青島市在經貿、旅游、教育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達成了多項合作意向。

2010年8月21日-24日,泰國清邁府副府尹春魄??,斈嵋恍?人訪問青島市,應邀參加2010青島國際帆船周、高峰論壇以及青島國際啤酒節期間的相關活動。

2011年10月,清邁府遭遇洪水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青島市紅十字會代表青島市政府向清邁府捐贈人民幣10萬元,以幫助受災群眾抗擊洪災。

與重慶結交

重慶市與清邁府于2008年9月締結為友好城市。

2008年起,清邁府副府尹初差·吉拉邦、清邁府辦公廳主任瑞提蓬·塔查鵬、清邁府區域環境辦公室主任阿批瓦·坤納瑞克、清邁府副府尹阿迪頌等曾先后率團訪渝,就雙方締結友城、清邁府參加中國(重慶)第八屆國際園林博覽會和開展雙向投資、文化、教育、旅游等領域合作進行商談。

2011年11月,清邁府來渝參加中國(重慶)第八屆國際園林博覽會,在園博園國際展園中設計修建了“清邁園”,展示了獨特的泰國園林藝術,深受我市市民喜愛。

2012年3月,兩名泰國學生分別獲重慶市長獎學金赴重慶師范大學深造。

2012年至2013年,清邁府先后派青少年代表團來渝參加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2013中國文化行—金輝重慶春令營”、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冬令營等活動。[2]

與成都結交

2015年3月31日,時任清邁府府尹素里亞·巴薩班迪率團訪問成都,簽署成都與清邁府簽署友城結好協議。[3]

地區特色

特色夜市

周日市場

位于古城東門內的幾條街道,每周日下午4點開始封閉為步行街??胺Q清邁規模最大的夜市。夜市所賣的紀念品,包羅萬象,價格便宜,盡是當地出產的手工藝品。其中包括各式各樣的古董、銀制首飾、山區少數民族刺繡布袋、泰絲和棉織品、竹編制品、青瓷、銀器、家具、漆器、木雕和手繪紙傘等。

長康路夜市

位于古城以東的長康路,每天晚上都會沿街搭起攤位,出售各種清邁手工藝品和旅游紀念品。設有很多售賣紀念品和日用品的商店。中心廣場有免費的少數民族歌舞及器樂表演,優雅的音樂與周圍的叫賣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奇特的異國情調。

周六市場

位于古城以南清邁門外,每周六下午4點開始封閉為步行街,不但有很多做手工藝品生意的小販,還有不少生產者也會直接來到這里出售自己的產品,開價比長康路夜市實在些。市場上還能吃到各種泰北風味小吃,并欣賞街頭藝人表演。

特色美食

泰國北方菜以辣聞名,烹調方法以煎、炸、炒和煲湯為主,多用咖喱、辣椒、生姜等辛辣調料,而食物中的酸味則來自綠色小檸檬。

風俗習慣

重要節日

鮮花節(FlowerFestival),每年2月上旬舉行。

鮮花節主要活動包括鮮花展、花車游行和手工藝品集市等。清邁素以鮮花品種繁多、四季不斷著稱,有“泰北玫瑰”之稱,而2月是溫帶鮮花的盛開期。唱主角的是每年的清邁小姐選美總決賽。選美會主辦方還為游客舉辦選美比賽(不跟正式的參賽選手同臺,也有獎品),游客可當場報名當場比賽。

潑水節(Songkran),4月13-15日舉行。

又稱宋干節,是泰國的新年,全國放假四天。每當此刻,舉國歡慶。受尊敬的佛像——帕辛佛(Sihing)將被展出,會有上千佛教弟子向他潑水。慶典活動還包括打水仗。

水燈節(LoyKrathong),每年11月中旬舉行。

水燈節將在清邁連續舉行三天。節日里家家戶戶門前都將扎起燈籠,白天人們到寺廟上香祈禱,給佛像臉上貼金,晚上則舉行盛大的美女花車巡游,還將上演重頭戲——放水燈。放水燈的多為情侶,他們相信如果兩人的水燈漂在一起不分開,就表示兩人能白頭到老。

清邁美食節,每年12月舉行。

清邁美食節的時候可在清邁享受到豐盛的泰式佳肴、賞心悅目的果雕、傳統美食以及蘭納文化表演,時間是每天的16:00至23:00。

習慣禁忌

1、進入寺廟要脫鞋,服裝應整齊、端莊,最好不要穿短褲。

2、遇見僧侶要禮讓;女性避免碰觸僧侶,如奉獻財物,可請男士代勞或直接放在桌上。

3、打招呼時要雙手合掌,不可以用腳指人或物。

4、頭部為身體最神圣的部位,不能隨便摸別人的頭,包括小孩。

5、付小費不要給硬幣,一般硬幣是給乞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