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妃怨·次韻金陵懷古》為元代文學家張可久所創作的一首小令,這首小令寫了陳后主、南齊東昏侯的荒淫無恥,強調盡管金陵是“鐘皇龍盤,石城虎踞”險要之地,也擋不住統治者的衰亡。全篇多用景語側面烘托,并多處化用歷史典故,風格典雅委婉。

作品名稱

湘妃怨·次韻金陵懷古

作者

張可久

創作年代

元代

作品出處

《張小山北曲聯樂府》

作品體裁

散曲·小令

作品原文

湘妃怨·次韻金陵懷古

張可久〔元代〕

朝朝瓊樹后庭花,步步金蓮潘麗華,龍蟠虎踞山如畫。傷心詩句多,危城落日寒鴉。鳳不至空臺上,燕飛來百姓家,恨滿天涯。

創作背景

金陵是六朝故都,有很多遺跡史事可供人憑吊,發人深思,因此歷代詩人寫金陵懷古的詩詞特別多。張可久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的啟發和影響,對金陵的興衰有感而寫下這首小令,但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注釋譯文

譯文

陳后主的宮廷日日演唱著玉樹后庭花,東昏侯寵愛著步步生蓮的貴妃潘麗華,雄壯險要的金陵依然是江山如畫。前人留下了無數的傷心詩句,如今滿眼是危城落日寒鴉。鳳凰不再回到這空曠的鳳凰臺,曾經豪華的住宅早已成為百姓的居住地。令人遺恨滿天涯。

注釋

湘妃怨:曲牌名,又名《水仙子》《凌波曲》《凌波仙》。

后庭花:指南朝后主陳叔寶《玉樹后庭花》。陳后主對歌伎出身的張麗華一見鐘情,封為貴妃,寵幸有加,甚至在朝堂議事時也將她抱在膝上。后終因荒淫失政而被隋文帝楊堅俘獲并亡國?!队駱浜笸セā芳粗饕獮閺堺惾A而作,中有“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后庭?;ㄩ_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之句,因被稱為“亡國之音”。

潘麗華:指潘玉兒,南朝齊廢帝蕭寶卷的貴妃。

龍蟠虎踞:形容金陵(今南京)地形的雄壯險要。

危城:高城。

空臺:指鳳凰臺,在南京城西南角。

作品鑒賞

這首小令寫了陳后主、南齊東昏侯的荒淫無恥,強調盡管金陵是“鐘皇龍盤,石城虎踞”險要之地,也擋不住統治者的衰亡。全篇多用景語側面烘托,并多處化用歷史典故,風格典雅委婉。這首曲子通過寫陳后主和南齊東昏侯的荒淫無道,借歷史故事抒發南宋亡國之恨

“朝朝瓊樹后庭花”指南朝的陳后主,他每日與賓客妃嬪游玩作樂,《玉樹后庭花》據說就是南朝陳后主所作的樂曲,被后人稱為“亡國之音”。他每日沉迷于酒色,隋兵到來時還在飲酒作樂,后被生擒。

“步步金蓮潘麗華”寫的是南北朝時南齊東昏侯事,“東昏侯鑿金蓮以貼地”,令其愛妃走在其上,稱其為“步步金蓮”。梁武帝攻入南京后,殺了東昏侯,潘麗華自縊而死。作者無任何議論之詞,只是敘述了這兩個典故,看似是講舊事舊人,其實是隱射南宋滅亡的根本原因。

接著,作者描寫金陵的險要地勢,“龍蟠虎踞山如畫”,其地如龍盤虎踞般雄壯,山色風光如畫一般,而這一切卻都沒有保住兩個王朝的衰亡。這三句合起來,便可見作者細心經營的詩句中別有一番深意。向來亡國之君皆驕奢淫逸,而明君即使無險峻之地守護,民心所向,也絕不會亡國。

“傷心詩句多,危城落日寒鴉?!庇卸嗌賯牡脑娋淞鱾飨聛?,落日西下,高高的城墻上只剩下寒鴉在棲息?!?傷心”二字點出了作者此時的心情,昏君無道,黎民遭殃,江山易主讓作者忍不住感慨萬千。作者又通過“危城”“落日”“寒鴉”三個意象塑造了一種蕭瑟落魄的景象,通過詩句可以想到王朝的興衰。

“鳳不至空臺上,燕飛來百姓家?!弊髡邔懩暇┏窃涊x煌的鳳凰臺已成一座空臺,原來輝煌的宮殿如今也成為平常百姓居住的地方。李白曾有“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的著名詩句,作者此句也表示了類似的意思,即昔日的輝煌已經不在。

“燕飛來百姓家”出自劉禹錫《烏衣巷》中“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一句,東晉王、謝兩家曾是當時的貴族巨擘,然而世事多變,如今那豪華的住宅早已成為百姓的居住地。作者這里引用了兩個典故,借古諷今,感慨物換星移和王朝的興衰多變。

自古以來,多少忠義之士為國鞠躬盡瘁,而卻多因昏君誤國而心酸不已。作者生于元朝,但元朝統治者殘酷的統治和黑暗的官場,讓作者不禁想起那南宋滅亡的慘劇,因而傷感不已。[1]

作者簡介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張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