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想做的事;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希望他人對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種言行對待他人。

中文名

己所不欲

拼音

jǐ suǒ bù yù

出處

《論語》

英文寫法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Ethic of Reciprocity,treat the others as you would like to be treated.

2、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not have them do to you.

3、What you do not wish upon yourself, extend not to others.

出處

原文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敝俟唬骸坝弘m不敏,請事斯語矣!”

譯文

仲弓問孔子如何處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道:“一個人待人接物要嚴肅認真對待,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不論在朝在野都不要去發牢騷?!敝俟兄x道:“我雖遲鈍,但一定要牢記先生的話?!?/span>

賞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鬃铀鶑娬{的是,人應該寬恕待人,應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現?!八 钡朗恰叭省钡南麡O表現,而其積極表現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鬃铀U釋的仁以“愛人”為中心,而愛人這種行為當然就包括著寬恕待人這一方面。

孔子所言是指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討厭的事物,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系,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于人。

辨析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廣義的,是指大眾,然而《論語》誕生的那個時代“人”的定義通常是指狹義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對而言?!凹核挥?,勿施于人”的前面寫著的是“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這是在同一句話中敘述的,很明顯這里的“民”是指被剝削階級,勞動人民。用的語言來說,狹義的“人”是指奴隸主,即剝削階級,而“民”是指奴隸,即被剝削階級,所以這句話當然也就可以理解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種人際關系原則適用于剝削階級,而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的關系卻未必如此。這種理解并非無稽之談,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眾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處的“人”應當是指廣義的。

孔子所道出這么一句話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若凡事都從這個原則出發的話,很多事情都會卡在中間,難以前進。倘若兩人舉槍對峙,生命危在旦夕,甲為正,乙為邪,這時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則,豈不慘哉!甲當然不會想被殺掉,難道就不殺不想被殺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條件,一定環境下才適合的。

哲學反思

對于一個命題,我們要做全面的分析?!凹核挥?,勿施于人”并不能邏輯的地推出“己所欲,施于人”。從邏輯學可以看出,原命題成立,這個命題的逆否命題同時成立,但是“己所欲,施于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個命題的否命題,否命題并不必然成立。己所不欲,只是不能強加給別人,但是如果對方愿意,則不屬于“施”的范圍。己所欲,別人未必所欲,所以也不能強加給別人??偟恼f來,無論是否“己所欲”,都不能“施”即強加給別人,給別人的東西,只有一個標準,即別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據我們的標準來強加給別人。

社會倫理

一個健全的社會包括三個方面:以憲法為核心的健全的法規體系;比較高的國民素質;有足夠的能力參與國際間的市場競爭。其中國民素質不僅包括文化知識、技術技能、體能,還包括與之相適應的倫理道德。

社會越發達,對信用的要求越高。信用度高,成本會低。所以,倫理道德不僅是社會規范,更是社會資源。假煙、假酒、假商標、假學歷、假數字以及前段時間報道的有毒大米、有毒餅干,假到了“禍國殃民”的程度。人們痛心疾首,深感信用資源被嚴重糟蹋。從倫理學的角度看,“底線倫理”是最保守意義上的道德規范。你做不到“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起碼要做到不傷害別人,所謂“利己不損人”。這是最低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要求,要做到很難,但應努力去做。